“百年锤炼、臻于完善”——永康工匠文化之内核

历史上的永康以“百工之乡”闻名于世,五金产业源远流长,自古就有“黄帝铸鼎”的美丽传说;有春秋铸剑、汉造弩机、唐铸铜铳的传统技艺,素有工匠善工的优良传统和悠久的“工匠文化”;有着“永康工匠走四方,府府县县不离康”的口碑和美誉。 在永康人民的创业奋斗史中,质朴而坚强的老匠人为后辈留下了无数的激励和感动。他们凭着过硬的工匠技艺,成就了永康经济社会的辉煌。而今,我们怀念那份朴实无华的“匠心”,呼吁敢闯敢拼的工匠精神能够为永康这座五金名城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全面打造永康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

滔滔永康江,滚滚华溪水,孕育了无数优秀的丽州儿女,他们是“永康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播者。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五金产业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又好又快的长足发展,在这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沃土上,升华出了灿烂的五金文化,提炼出了独具匠心的“永康工匠”精神。一代又一代的永康能工巧匠和时代弄潮儿,传承的是永康百工技艺,弘扬的是“百年锤炼、臻于完善”的永康工匠精神。 “永康工匠”创造了特有的工匠精神。凝聚了“爱拼才会赢、敢为天下先”的胆识;融入了“精益求精,好上加好”的追求;荟萃了“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转,人转我快”的智慧;登上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市场制高点,将“永康工匠”的精神境界、必胜的信念和另辟蹊径的灵感发挥到淋漓尽致。

创新是“永康工匠”精神的内核。敬业是“永康工匠”精神的动力。执着是“永康工匠”精神的底色。细节是“永康工匠”精神的圭臬。南宋思想家、哲学家陈亮的“农商并举、义利双行”思想,成为永康五金工业发展的重要文化动力。永康的“创一代”靠的是“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千家万户、千言万语”,功载史册。如今“二次出发”,除了拥有经风雨受考验的“创一代”企业家的坚守和执着,更可喜的是一批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目标更高远的“创二代”已成长起来。“创二代”在永康激流勇进、风生水起、走向国际,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永康全面升级的强大动力。永康是孵育具有工匠精神企业家的摇篮。 “永康工匠”精神落在个人层面,就是一种仔细认真、爱岗敬业的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把工作当作养家糊口的方式,更要有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个环节,做出打动人心的一流“永康制造”产品。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匠精神在永康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不再是工匠大师特有的殊荣,而成为了永康企业家精神和城市精神的代表。无论是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还是创业创新的企业家,抑或是一个个在普通岗位上兢兢业业的永康人,身上都流淌着一诺千“金”、爱拼才会“银”、“铜”舟共济、“铁”杵成针、只争朝“锡”的新时代五金精神。 当代永康手艺人传承祖辈们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紧紧抓住“专注、诚信、创新、品质”的发展核心,打造了享誉海内外的“世界五金之都”“中国门都”“中国电动工具之都”等“七都一城”的称号。“百年锤炼、臻于完善”,这八个字充分体现了悠久的永康工匠文化,能够很好地诠释永康匠人精湛的技艺和追求完美的精神。 如今,在永康从事五金产业的人数超过了40万人,现代五金产业集聚度居全国第一位,上千种产品销量居全国之最。